发布时间:2025-08-01 来源: 浏览量:
六年前,他因双肺多发结节,在外院切除了右上肺的早期肺癌,其余结节一直密切随访。近期复查发现,右上肺一个9mm的磨玻璃结节和左下肺一个1.2cm的混合结节均较前增大,亟需临床干预。传统方案需分期进行两次手术,不仅身体负担翻倍,经济成本增加,肺功能也将遭受叠加损伤。
面对汪先生的复杂病情和强烈的一次性解决诉求,医院心胸外科一病区团队经过严谨的术前讨论和多学科协作,决定突破常规,采用“同期双肺微创杂交手术”这一创新方案。
所谓“杂交”,并非生物学概念,而是将两种前沿微创技术——“针孔手术”(CT引导下经皮冷冻消融术)与“钥匙孔手术”(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)——巧妙融合于一台手术中。
右上肺结节(影像判断倾向原位癌):在高精度CT的实时引导下,仅用一根细针精准穿刺到达病灶,运用超低温技术“冻死”结节,对周围健康肺组织影响微乎其微,术后仅留下微小针眼。
左下肺结节(术后病理为微浸润癌):在胸壁上开一个约3-4厘米的小切口,借助胸腔镜高清视野和解剖三维重建技术的精准导航,完整切除了包含病灶的特定肺段,最大限度保留了健康的肺组织。
一次手术,双管齐下,精准打击。整个手术过程衔接流畅,耗时约3小时。最大的优势显而易见:
同期处理,减少创伤。一次手术同时处理双肺不同肺叶的两个病灶,显著降低了分期手术带来的叠加创伤、麻醉风险、术后疼痛及潜在并发症风险。
微创精准,保护肺功能。两种微创技术均以最小创伤换取最佳疗效。冷冻消融对原位癌样结节损伤小;精准肺段切除避免了不必要的肺叶损失。两者结合,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。
加速康复。结合加速康复外科(ERAS)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,患者术后恢复顺利,痛苦轻,康复速度快。具有经济性。使用的冷冻消融针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为患者减轻了部分经济负担。
实施这样的“杂交”手术挑战重重。如何协调双肺操作?如何无缝融合两种技术?如何确保不同位置病灶的精准定位?
心胸外科一病区团队依托医院强大的多学科协作平台(MDT),术前利用高分辨率CT进行精确的三维重建规划,术中严格把控每个安全节点,术后落实ERAS措施,确保了手术安全、高效、成功。
术后病理证实了术前判断,汪先生恢复良好,已顺利出院。“真没想到,这么复杂的问题,一次手术就解决了,少受了很多罪!”汪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心声。